幾年來,很不幸,我送走了兩位菌物界的的老人,一位是2002年去世的李茹光教授,一位是今年剛剛?cè)ナ赖乃螁⒂〗淌?,他們的去世讓我悲痛萬分,無疑也是菌物界的一大損失,但畢竟兩位老人一位95歲,一位76歲都已過耄耋、望期頤了,我再尊重的人物也無法挽住日月。
老師的離去,哀悼、追憶,自然是我所為,引起我無盡的哀念,道理很簡單,是他們給我留下了太多太多的東西。
李茹光教授沒有什么豐功偉績,但張學良卻譽為他“得意門生”,吉林省菌界尊稱他為“蘑菇老人”;宋啟印教授一生也無顯赫業(yè)績,這位孤兒卻不斷努力進取,被吉林省譽為真菌制藥的開拓者,吉林省藥用菌領域第一人。我和我同仁對老師的追念,不僅在于他們在各自菌物學研究領域的杰出貢獻,更因為是老師們的人品、學品、業(yè)品無疑都閃耀著灼灼的光輝,不敢說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起碼是一筆超越菌物界學術本身的精神遺產(chǎn),供我這后生晚輩品讀和品味。
值得深思的是,近些年來,市場經(jīng)濟的大潮中,我們菌物界出現(xiàn)了道德大淪喪,一些所謂的專家學者,突破了道德底線,品行低下、學風不正、沽名釣譽、欺世盜名……,有人被金錢欲望擊垮,不顧廉恥,為行業(yè)敗類做托;或拜倒在權貴面前,為他們扯虎皮、扛大旗,進一步竊取名利;更有所謂的學者,抗著“大師”的招牌,為利益集團當開路先鋒。如此這般,先別說在菌物界能有所建樹了,單就其道德品行也為行業(yè)人員所不恥笑。
反之,我敬佩的我的老師的人品、學品、業(yè)品。他們淡泊名利、專心治學,孜孜矻矻、不斷求索,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永遠是我學習的楷模。是我人生的榜樣。他們留給我的不僅僅是知識,更是是一筆豐厚的精神財富。
我國知識分子歷來以“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為最高理想和精神追求。當前,我們食用菌產(chǎn)業(yè)正處在升級轉(zhuǎn)型期,而如今人心不古、社會浮躁、利欲喧囂。在如此的世風下,在菌物界全心、安心為這個產(chǎn)業(yè)做點學問并有所建樹是相當困難的。因為我們不是圣人,但一個有理想、有良知、有德操、有遠大志向的知識分子,就應當擔負起發(fā)展壯大這個產(chǎn)業(yè)的重任。這起碼是我們的責任。
我的兩位老師走了,人固有一死是不能避免的,他們的仙逝,給我留下的寶貴財富讓我享受終生,會繼續(xù)伴隨者我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