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友喜; 鄭太燦
黃陂縣微生物所 ; 武昌縣食品研究所
【中文摘要】 <正> 我們于1988年12月至1989年6月在日本山形縣尾花g市研修期間,考察了日本東北地區(qū)的仙臺、山形、新莊、灑田、尾花g等市縣,以及東京都的食用菌與流通情況,所見所聞都是令人耳目一新。日本的食用菌生產(chǎn),大部分是機械化作業(yè),以金針菇為例:從配料、裝瓶、打孔、加蓋、滅菌到接種都是由機械來完成,溫濕度的調(diào)節(jié)也實現(xiàn)了自動控制。首先將原料(木屑)過篩,進入攪拌機,加麩皮,用多孔噴頭加水,開機攪拌,待含水量適宜時(63%左右),停止加水,繼續(xù)攪拌。然后把底部的出料口調(diào)節(jié)好,接上輸送帶進入裝瓶機,經(jīng)過第一次振動裝滿瓶,第二次振動壓實、打孔、自動加蓋,再由傳送帶送到消毒器。消毒是兩面開口的,滅菌完畢把通向緩沖間的門打開,利用軌道車把料取出,在緩沖間冷卻至18℃以后進入接種室。這樣滅菌的培養(yǎng)料與外界完全沒有接觸,幾乎沒有雜菌污染。實際上,機械化作業(yè)的時候就是把攪拌機、裝瓶機等經(jīng)過電路聯(lián)接,由光電進行控制,這樣就組成了一條聯(lián)動線,不用時分開存放,很是方便。接種也是機械半自動作業(yè),每小時接1200瓶。接種后的發(fā)菌、催蕾、馴化以及生育期的溫濕度,均由熱交換器、超聲波加濕機來完成。采收后的金針...更多菇也是由真空包裝機械來完成。 還原
【文獻出處】 食用菌,Edible Fungi,編輯部郵箱,1991年03期 【DOI】CNKI:SUN:SIYJ.0.1991-03-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