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送檢的4種蘑菇。(記者 江濤 攝)
近日,北京一個小學生通過對常見的16種蘑菇進行檢測,發(fā)現市場上銷售的鮮蘑菇93%使用了熒光粉進行漂白,一時引發(fā)網絡熱議。那么,寧波市場上的情況到底如何?昨天,記者走訪了批發(fā)市場和超市,隨意購買了4種蘑菇請有關機構的專家檢測,所有蘑菇上均未發(fā)現熒光粉。記者還請教了食用菌方面的專家,說說選購蘑菇里的學問。
市場摸底 寧波人愛吃白蘑菇和平菇
昨天,記者走訪了華嚴、宋詔橋菜場以及樂購、家樂福等超市,發(fā)現蘑菇的品種有十幾種,常見的有平菇、白蘑菇、金針菇、白玉菇、香菇、姬菇、杏鮑菇等,不同的蘑菇價格不同,每公斤的價格從8~20元不等。
隨后,記者又來到了寧波市蔬菜副食品批發(fā)市場,經營大戶徐先生告訴記者,眼下正是蘑菇的旺銷季節(jié),每天僅他一家攤位銷售的蘑菇就有5000多公斤,這些蘑菇來自北侖和新昌等地。批發(fā)市場的業(yè)務科長張富強介紹說,從市民的消費習慣來看,寧波人最愛吃的是白蘑菇和平菇,這兩種蘑菇銷量最大。
現在市場上到底有沒有浸過熒光粉劑的蘑菇?
經營戶徐先生透露,幾年前確實聽過不少關于“漂白蘑菇”的事情,但隨著寧波市場準入要求和抽檢的嚴格,現在這種行為在業(yè)內幾乎沒有聽說過了。
寧波市蔬菜副食品批發(fā)市場業(yè)務科長張富強也告訴記者,市場會定期對蘑菇等菌類產品上的熒光增白劑進行檢測,近期更是加強檢查,目前尚未發(fā)現有蘑菇不達標。
記者通過查詢資料發(fā)現,兩年前我市曾查處多起用熒光粉劑浸泡蘑菇的事件,余姚、象山等地就發(fā)現過不少“漂白蘑菇”,有關部門及時制止其流入市場,并對相關人員作了處罰。近年來,隨著流通市場檢測體系不斷完善,“漂白蘑菇”已很少見到。
樣本檢測 送檢4種蘑菇均未發(fā)現問題
寧波市場上究竟有沒有“漂白蘑菇”?如果有,是不是像北京小學生說的那樣高達九成?
昨天,記者從寧波蔬菜副食品批發(fā)市場、家樂福超市隨意購買了4種蘑菇,品種有平菇、白蘑菇、金針菇、白玉菇,有散裝的也有包裝的,送到一家專業(yè)實驗室檢測。根據行業(yè)標準提供的檢測方法,幾種蘑菇上均未發(fā)現有熒光物質。意外的是,在一個裝蘑菇的外用塑料袋上發(fā)現了熒光粉。
熒光粉究竟是什么物質?記者為此專門采訪了寧波檢驗檢疫局技術中心食品分中心專家俞雪鈞。“熒光粉是一種增白劑,它含有多種漂白物質,但還沒有科學依據證明其有明確的致癌性,因此當前國際上將它歸類為潛在致癌物。”俞雪鈞告訴記者,當前對蘑菇的熒光粉檢測主要依據農業(yè)部門的《食用菌中熒光物質的檢測》標準,是于2006年底起實施的農業(yè)行業(yè)標準,是一種定性檢測。檢測方法是在避光條件下,通過一定波長的紫外線光照射,如表面有可見藍紫色熒光,則判定有熒光物質,即為陽性,反之為陰性。
為什么在塑料袋上會有熒光粉呢?
“熒光粉主要有增白作用,在紙張、包裝袋、洗衣粉、塑料、紡織品等上常有應用,這也難怪塑料袋上檢出熒光粉。”俞雪鈞說,熒光粉的種類很多,現在市場上常見的就有500多個品種,性狀各異,我們常用的A4打印紙上就有熒光粉。
專家介紹,如果蘑菇使用過熒光增白劑漂白,那么其使用的熒光粉應該是水溶性的,消費者可以通過水洗和清水浸泡的方法來處理“漂白蘑菇”。
防范竅門 驗鈔設備可讓“漂白蘑菇”現形
如何分辨蘑菇是否用過熒光增白劑?
專家介紹說,市民最好不要買太白太亮的蘑菇。鑒別蘑菇是否含增白劑,要“一看二摸三聞”。
“一看”顏色。含熒光增白劑的食用菌,表面白亮,有水洗的感覺;不含熒光增白劑的,菇面呈白色或稍微帶黃。
“二摸”蘑菇表面。含有熒光增白劑的,表面滑爽,手感好,有濕潤感,還有些表面有粉末狀東西,不含熒光增白劑的菇面發(fā)澀,表面沾有泥巴,摸上去比較粗糙、干燥。
“三聞”味道。正常白蘑菇聞起來有一股自然清香,而被漂白的蘑菇可能會有漂白粉的刺激性味道。
另外,還有一個小竅門,就是在光線不太強的環(huán)境中,用驗鈔設備照射蘑菇,如果出現了紫色熒光,就很有可能是漂白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