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種珍菇 百日收萬元
一個200平方米的簡易大棚,栽培1萬袋珍稀食用菌,用100天時間,帶給農民1萬元收益……這聽起來似乎有點像神話。昨天,市科協、農業(yè)部門等通過了被列為杭州市“金橋工程”的“珍稀食用菌引進推廣”項目驗收,宣布了這個神話成了事實。
據市科協有關人士介紹,“金橋工程”主要是通過“搭橋”方式,將科技單位的科研成果應用于生產,從而將科技成果轉化為生產力。我市專門設有“金橋工程”政府獎,每兩年評選一次。
市農科院及市食用菌協會承擔“珍稀食用菌引進推廣”項目以來,先后引進了秀珍菇、杏鮑菇、小白菇、高溫菇、茶樹菇、雞腿菇等10多個珍稀食用菌品種,并在淳安、建德、西湖區(qū)、蕭山區(qū)等地進行適應性示范試驗。由于市農科院等單位采取邊試驗、邊總結、邊推廣的方式,使該項目得以迅速推廣,產生了明顯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在驗收現場,有關專家算了一筆賬:每袋珍稀食用菌成本約0.8元,經過百天栽培,可產商品菇250克左右。按產地供貨價,每500克珍稀食用菌售價5元。也就是說,每袋珍稀食用菌銷售產值約2.5元,扣除各種費用,每袋純收益1元是保守的匡算。而一個200平方米的大棚,就可栽培珍稀食用菌1萬袋左右,效益顯而易見。更可喜的是,目前杭州及周邊都市市場珍稀食用菌均呈供不應求態(tài)勢。
驗收專家組組長白長生昨天說,現在,省、市政府都要求農田“綠色”過冬,利用冬閑田推廣珍稀食用菌,具有“短平快”的特點,對農民增收意義非同一般。
(記者鮑偉民 杭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