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受冷空氣影響,我國北方大部地區(qū)迎大風降溫天氣。再過兩天,立冬節(jié)氣也將如約而至。
在低溫季節(jié)栽培食用菌,病蟲危害輕,雜菌污染率低,高產穩(wěn)產性能好,菇體蓋大、蓋厚,柄短,色質好,質量高。而且冬季蔬菜少,食用菌產品容易占領市場,獲得理想效益。
針對冬季常見的雨雪、大風等極端天氣,專家現提出以下食用菌生產管理技術要點:
1. 加強用電安全管理,嚴防火災
冬季天干物燥,加溫器等電器用電量高、電線負荷過大,食用菌原材料、大棚材料、培養(yǎng)室板材大多易燃、環(huán)境相對濕度又比較低、老化電線特別容易出現短路等情況。因此食用菌基地要加大用電及電路安全檢查,避免私自亂搭亂接電線。規(guī)模化食用菌生產基地要配備必要的消防設施,安全通道暢通,集中開展消防培訓,在倉庫、車間等重要位置設置嚴禁吸煙醒目標識。
2. 加固生產設施,嚴防風雪自然災害
惡劣的天氣對食用菌簡易大棚生產設施造成極大破壞,對產量影響顯著。冬季來臨前要及時加固大棚骨架、更換棚膜等設施,以免大風、大雪造成大棚坍塌、棚膜受損。
棚膜受損是由于風通過風口或者破損處進入棚內,造成棚膜劇烈上下抖動,在棚架上拍打撕裂棚膜。大風來臨前,首先是要關閉好“兩口”,即放風口和進出口,放下棉被;其次是檢查棚膜,及時更換棚膜或者修補上破損處;第三是緊固好壓膜線,使用固定網格搭在棚膜上面來壓住棚膜以防止棚膜抖動受損。
下雪期間及時關注天氣預報。降雪停止后及時清理棚膜及棉被上的積雪,同時把溫室前口底部的積雪清理干凈,防止積雪融化成水后與棉被凍在一起,影響棉被卷起或造成卷桿斷裂、電機燒毀。通暢溫室前口排水溝,及時將降雨或融雪積水排出。
3. 加強生產管理,防止凍害發(fā)生
發(fā)菌期管理:棚內處于發(fā)菌的菌棒(袋)進一步密集碼放并加蓋塑料膜以實現保溫,密閉棚室,盡量減少縫隙散熱;小拱棚等簡易設施要注意在培養(yǎng)料面添加覆蓋物,以提高保溫能力;工廠化栽培,車間要根據不同品種的發(fā)育階段,將溫度調整至最適合生長溫度,以確保正常生產與供應周期的實現。
出菇期管理:處于出菇期的品種,對可采收或即將采收的食用菌進行搶收,在處于幼菇期管理階段要立即停止噴水,盡量保持子實體干爽,防止噴水疊加低溫造成幼菇易亡或產生病害,同時要對棚室及時密閉,并進行蓄熱保溫。工廠化出菇車間注意控制噴水頻次和噴水量。
冬季食用菌生產還要注意:
1. 保溫是關鍵
主要的保溫措施有:菇棚北墻要盡可能厚或中間添加保溫材料,以防北風;溫室大棚盡可能采用厚稻草簾或保溫被來夜間保溫。
兩種正確給菇棚升溫的具體措施:一種是采用火墻加熱。即在菇棚內建火墻,采用磚壘或采用管道,爐子建在菇棚后面或兩側,通過外面生火把熱量傳到火墻,間接給菇棚升溫。
另外一種是通過熱蒸汽、塑料管直接給菇棚加熱。這種方法要求有蒸汽鍋爐,產生的熱蒸汽先通過地下鋼管傳送到菇棚邊緣;進棚以后,在鋼管頂端接直徑10厘米左右的、耐高溫的聚丙烯塑料軟管道,長長的塑料管道沿菇棚內后墻邊緣東西向擺放,最頂端自然開放。由于最后有冷凝水,可把冷凝水收集起來,用于菇棚增濕。由于蒸汽的熱量很高,塑料袋散熱性又好,升溫效果較好,并且可同時給多個大棚升溫,是一項值得推廣的好方法。
2. 科學通風很重要
冬季最好在陽光充足、天氣溫暖的時候通風。具體措施為:
①在中午時分打開通氣孔,但前提是不使棚內外溫差過大;
②在外界氣溫5℃以上時,將棚南面下方塑膜掀開10厘米左右,通氣效果明顯。
如棚內氧氣充足、二氧化碳少會刺激菌蓋生長。所以,以菌蓋為商品菇的平菇、白靈菇、香菇等就要適當加大通風。如棚內二氧化碳較多,氧氣相對較少,會刺激菌柄、抑制菌蓋生長,所以,以菌柄為商品菇的姬菇、杏鮑菇、金針菇等,當菇蕾長到一定程度,可適當減少通風,以刺激菌柄生長,抑制菌蓋變大。當然,如商品菇既需要菌柄、又需要菌蓋,如雙孢菇、滑子菇等,按正常管理即可。
3. 濕度管理同樣重要
食用菌濕度一般包括兩層含義:一層是培養(yǎng)料或菌棒的含水量,另一層是菇棚空氣相對濕度。
圖源:陜西網
首先說菌棒補水。一般袋栽食用菌經發(fā)菌或出1-2潮菇以后,菌棒失水較多,這時就需要補水。常用措施就是用注水針刺入菌棒內,借助水泵的壓力使菌棒在短時間內吸足水分。但要注意三點,一是補水前應對菇棚大通風,同時提高菇棚溫度,使菌棒菌絲恢復生長活力;二是補水溫度盡可能與菌棒內部溫度一致;三是補水量控制在補水后菌棒重量為原菌棒重量的80%-90%。
第二,菇棚的空氣相對濕度管理。菇棚內最好掛幾個干濕溫度計,以便科學管理。投資不大,但卻是科學管理的重要依據。如有干濕度計,進棚以后先查溫度和空氣相對濕度,然后再采取管理措施。如菇棚溫度低,可采取升溫措施,中午陽光充足后再通風;如發(fā)現空氣相對濕度在100%,可立即通風降濕;如相對濕度小于70%,可采取噴水措施增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