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了還想種,真是種上癮了,這是禎埠鄉(xiāng)馬嶺腳村黑木耳種殖戶的心聲。過不了多久,相信越來越多的農(nóng)戶會加入到種殖黑木耳的隊伍中來,因為村民們嘗到了種殖黑木耳的甜頭,看到了增收致富的希望。
小小黑木耳 結(jié)出致富果
踩踏著冬日暖陽,走進禎埠鄉(xiāng)馬嶺腳村,一排排擺放整齊的食用菌在田地里形成了一道獨特的風(fēng)景線。下地細看,乳白色的食用菌袋上長出了密密麻麻的小黑點。“去年種殖了17000袋黑木耳,賺了2萬元,今年的收成將會更好。”隨行的黑木耳種殖戶潘萬海笑著介紹。
2008年7月份,原本在家開拖拉機的潘萬海聽龍泉的朋友說,種植黑木耳很賺錢,這話讓他萌發(fā)了種殖黑木耳的念頭。做事雷厲風(fēng)行的潘萬海立即到龍泉安仁請來了黑木耳技術(shù)師傅,并從慶元引進了黑木耳的菌種,搞起了黑木耳種殖業(yè)。
在潘萬海的帶動下,馬嶺腳村的十幾戶農(nóng)戶都種殖了黑木耳,成了該村村民發(fā)家致富的產(chǎn)業(yè)。一直在外打工的王文平今年專門在村里種殖了6萬多袋黑木耳,是馬嶺腳村種殖黑木耳最多的農(nóng)戶。“這比在外打工不知道要強多少,當然最主要的是能賺錢。”憨厚樸實的王文平說起今年的收成,笑開了花。他扳著手指頭保守地估算了下,種殖的6萬多袋黑木耳,按照每袋凈賺2元來估算,等到黑木耳收成的時候,能賺10多萬。當然,若是種殖好的話,一袋黑木耳賺個4到5元,也是不成問題的。
“種植黑木耳每年只需忙活半年的時間,既清閑,又來錢。”種殖戶潘小平介紹,頭年7月份種上,第二年的清明左右就可以采摘了。剩下閑余的時候,還可以接接其他的活,多增加些收入。當然,最忙碌的時候就是采摘的時候。每逢黑木耳采摘時,種殖戶們就得雇人。“去年那個時候,我雇了10多個人,采摘了3天,每人每天支付40元。”潘萬海說,即使這樣,還是忙不過來。
當然,最高興的時候莫過于銷售黑木耳的時候。村里誰家的黑木耳收成了,自會有采購商入村采購,完全不用操心銷路的問題。種殖戶們只需搬出自家的黑木耳,過過稱,收收錢就行了。“數(shù)錢的時候心里就在想,明年要繼續(xù)種,接著種,多種種,錢就會來得更多些的。”說起這些開心的事兒,種殖戶潘朝平顯得有些激動。
種了還想種,真是種上癮了,這是馬嶺腳黑木耳種殖戶的心聲。過不了多久,相信越來越多的農(nóng)戶會加入到種殖黑木耳的隊伍中來,因為村民們嘗到了種殖黑木耳的甜頭,看到了增收致富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