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褐色、表面凸凹不平,觸摸上去像軟木頭一樣的豬苓,會是村民口中所說的很金貴的寶貝嗎?11月1日,在山陽縣兩嶺鎮(zhèn)三合村天橋組村民曹木林的地頭,記者看到剛挖出的豬苓正懷疑時,不少群眾都說,多年來三合村周圍不少家庭都靠著這寶貝有了可觀的經(jīng)濟收入,還因種豬苓住上了新房子,過上了好日子。
時下正是豬苓翻挖季節(jié),在三合村天橋組一塊雜草茂盛的田地里,豬苓種植大戶曹木林小心地用鋤頭刨開土層,一會兒就露出不少大小不一的豬苓。“我種豬苓都十幾年了,現(xiàn)在種了一畝多地,每年賣成品豬苓收入四五萬元,還是很可觀的。”75歲的老曹指著手中剛挖的一段黑乎乎的豬苓說,“這東西以前都按窩算,一窩能抵一頭豬,百窩就是小汽車,千窩住上了小洋樓,讓我們高寒山區(qū)村民致富有了奔頭。”
在老曹的引薦下,記者找到最早從事豬苓種植的天橋組呂天長。他介紹說:“我上世紀80年代上山挖野生豬苓,有時一天挖一窩就能掙幾百元錢,那時才十幾元一斤。”那時,豬苓就是呂天長的財富來源。沒幾年,山上的野生豬苓枯竭了,和豬苓有深厚的情感他就開始研究豬苓人工種植,沒想到獲得了成功。從這以后,周圍群眾就跟著他種植豬苓。“這嶺前嶺后的豬苓種植大戶大部分都是從我這引種過去的,技術也是我教的,我一年光賣種子就能賺上三四萬元,周圍上百戶家家都種有豬苓。”
據(jù)了解,三合村海拔1500多米,腐殖質(zhì)土壤豐富,氣候濕潤,非常適合豬苓、柴胡、黃芪等中草藥種植。三合村天橋組組長劉軍良告訴記者,近年來,該村依托地理優(yōu)勢,加快產(chǎn)業(yè)結(jié)構調(diào)整,大力發(fā)展中草藥種植項目,目前全村種植豬苓300畝以上,柴胡100多畝。“我們這交通不便,干品豬苓才賣90多元一斤,而外地比這高的多。三合村大橋修通后,再有了通組路,外地客商愿意上門收購,豬苓種植將有更大的前景。”劉軍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