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霍山縣大化坪鎮(zhèn),一些庫區(qū)移民戶在竹椏、桑枝中淘出了“寶”,利用它們作原料培育出了鮮美的食用菌,成了市場上俏銷的“搶手貨”,讓本來沒有價值的桑竹枝實現(xiàn)了“華麗轉身”。
日前,記者來到霍山縣大化坪鎮(zhèn),在白蓮崖水庫的下游,看到了路邊一個個顯眼的黑色大棚。陪同記者采訪的白蓮崖村村主任程希林說,大棚里面培育的就是用竹椏、桑枝等作原料培育的食用菌菌棒,每個大棚里約有6000個菌棒。
來到大棚里,只見白色的食用菌菌棒用菌袋密封包裝完好,整齊排列在木架上。而村民彭德清正忙著將一個個菌棒從上層移到下層。他解釋道:“最近天氣炎熱,菌棒如果排的太密,溫度高的時候最高層的菌棒很快就會變成‘燒棒’。”隨后,他指著棚頂正在噴水的噴頭說:“這不,我們還專門從水庫引來恒溫涼水給它們降降溫。”
彭德清是白蓮崖村土生土長的農民,也是白蓮崖水庫的庫區(qū)移民。過去一直以種地為生,自從成為庫區(qū)移民后,他和一些農戶開始將致富目光專注到食用菌產業(yè)上。他告訴記者,從2004年起就開始培育食用菌,最初培育種植食用菌都是用山上的雜樹,不僅浪費林業(yè)資源而且產量較低。“因此,一直是‘小打小鬧’,規(guī)模小效益也比較低。”
2013年,為了幫助庫區(qū)移民戶致富,霍山縣相關部門來到鎮(zhèn)里推廣一種新的食用菌培育技術,即利用竹椏或桑枝、麥麩、糖等作為原料制作食用菌菌棒,培育產量高、品質優(yōu)、口感好的食用菌,并且具有周期短、見效快、收益高的特點。
聽說有這種新技術,彭德清和村里的食用菌種植戶眼前為之一亮。程希林說,這是因為大化坪鎮(zhèn)毛竹資源豐富,有著“取之不盡”的竹枝;而蠶桑種植戶也較多,每年修剪桑樹后都會產生大量的桑枝。但是長期以來,農民把上百萬斤的桑竹枝當柴火或者垃圾,堆放在田間地頭或者房前屋后。“早些年大伙也想著怎么充分利用,但是就是沒有好主意。這下好了,這些桑竹枝終于找到出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