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天,連續(xù)出現(xiàn)多起吃路邊野蘑菇而中毒的新聞,其中甚至有一對老夫婦不幸身亡,在慨嘆草木無情之余,如何識別毒蘑菇成為了矚目的焦點。坊間流傳的一些辨別毒蘑菇的方法并沒有科學依據(jù),輕信并實踐這些方法,反而是造成誤食中毒的主要原因之一,今天小編就大家一起來辟謠。
衛(wèi)生部2010年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就顯示,該年度全國食用有毒動植物和毒蘑菇死亡人數(shù)共112人,占全部食物中毒死亡人數(shù)(184人)的61%,其中半數(shù)以上是誤食毒蘑菇致死;而對中毒患者的調(diào)查表明,他們中的多數(shù)并不是不知道毒蘑菇的存在,而是在采食蘑菇時受到了這些辨別方法的誤導。
全世界約有14000種大型真菌,形態(tài)和成分都具有很高的多樣性,辨別它們是否有毒需要專業(yè)知識,并非簡單方法和特定經(jīng)驗所能勝任。因此對于不認識的野生菌,唯一安全的辦法是絕對不要采食。
謠言1:鮮艷的蘑菇都是有毒的,無毒蘑菇顏色樸素。
真相: 這是有關(guān)蘑菇的謠言中流傳最廣、影響力最大、殺傷力最強的一句,甚至上升到了箴言的高度。為了逐條粉碎這條謠言,我們讓大名鼎鼎的“毀滅天使”白毒傘( Amanita verna )現(xiàn)身說法。
“毀滅天使”白毒傘
白毒傘隸屬傘菌目鵝膏科鵝膏屬,是世界上毒性最強的大型真菌之一,在歐美國家以“毀滅天使”(Destroying Angel)聞名,也是近年來國內(nèi)多起毒蘑菇致死事件的元兇。白毒傘具有光滑挺拔的外形和純潔樸素的顏色, 還有微微的清香,符合傳說中無毒蘑菇的形象,很容易被誤食。以極高的中毒者死亡率(不同文獻記載高達50-90%)殘酷地嘲諷著這些傳說的信眾,因此還有個別名,愚人菇(Fool’s mushroom)。
經(jīng)常被用來為“鮮艷的蘑菇有毒”這一印象做注解的,是與白毒傘同屬的毒蠅鵝膏( Amanita muscaria )。鮮紅色菌蓋點綴著白色鱗片的形象構(gòu)成了“我有毒,別吃我”的警戒色。然而,也有一些可食蘑菇種類是美貌與安全并重的。例如同樣來自鵝膏屬的橙蓋鵝膏( A. caesarea ),具有鮮橙黃色的菌蓋和菌柄,未完全張開時包裹在白色的菌托里很萌,有“雞蛋菌” 的別稱,是夏天游歷川藏地區(qū)不可不嘗的美味。另外如雞油菌( Cantharellus cibarius )、金頂側(cè)耳( Pleurotus citrinipileatus )、雙色牛肝菌( Boletus bicolor )和正紅菇( Russula vinosa )等等,都是顏色鮮艷的食用菌。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自己用Google圖片檢索這幾個拉丁名。
“我有毒,別吃我”的毒蠅鵝膏
美貌與安全并重的橙蓋鵝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