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種了四個大棚的黑木耳,一個大棚的榆黃菇,收成特別好,黑木耳每個棚能賺1.2-1.5萬元,榆黃菇棚能賺3-4萬元。”10月15日,布爾津縣沖乎爾鎮(zhèn)的種植大戶董懷軍笑得合不攏嘴。
董懷軍一邊給最后一期黑木耳澆著水,一邊和我們閑聊著。原來董懷軍是沖乎爾鎮(zhèn)阿木拉西臺村,今年47歲,在沒有和食用菌結緣前一直在家以種地為生。阿木拉西臺村人多地少,董懷軍是一名有想法、有膽識的農(nóng)民,一直不斷尋找致富產(chǎn)業(yè)。
“有時真是想什么就來什么,就在去年,吉林省通化市援疆布爾津縣,剛好就是食用菌的培育、盛產(chǎn)基地。剛好他們也準備把新技術傳幫給我們。”董懷軍說。
說干就干,在去年,董懷軍在通化市援疆的幫助下,試做了2萬袋黑木耳,抱著試試看看的態(tài)度,沒有想到收益特別好,濕的黑木耳可以達到30元/公斤。他說,以前地里就種些油葵、玉米、苜蓿,一畝地的收入也就1000多元,種植黑木耳一畝地可以收入最少都是萬元以上,利潤非常可觀,去年的收入達到10余萬元。
今年,通過去年嘗到甜頭后的董懷軍一口氣承包了5座溫室大棚,并成立了15人的專業(yè)合作社,帶領大家共同走上種植食用菌這條路。于是,他又在吉林援疆的幫助下引進了榆黃菇和黑木耳12萬袋,其中4個大棚的黑木耳,1個大棚種的是榆黃菇。他不管每天照看這些菌種,還把經(jīng)驗傳授給合作社的成員。
由于食用菌生長周期短,只需要35天左右,每個菌袋可以產(chǎn)250克的黑木耳,且黑木耳和榆黃菇的營養(yǎng)價值相當高,又依托布爾津旅游市場的帶動,進效特別快,大伙都愿意嘗試。今年雖然受旅游的一些影響,沒有去年銷量好??啥瓚衍娬f:“我們的濕賣不完的話,不管是黑木耳還是榆黃菇,我們可以曬干后銷售,干的可以達到每公斤350元,如果是申請自己的商標,再包裝好,價格還可以賣更一些。”
當我們問到今后的打算時,董懷軍毫不猶豫地說,在保持現(xiàn)在的基礎上再引進楊樹菇和樺樹菇,這兩種原材本地比較多,要我們村里人所有都靠種植食用菌走上致富路。(原標題:布爾津:食用菌種植大戶帶領村民走上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