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值深秋,陽光明媚,萊城區(qū)茶業(yè)口鎮(zhèn)北嵬石村東,一片塑料大棚在陽光的照射下泛著白光,非常醒目。“這就是俺村的蘑菇園。”村支書領著記者快步向大棚走去。
一位身穿西服、滿臉堆笑的中年男子,見我們來了,急忙向前握手。“這就是嵬石食用菌種植專業(yè)合作社會長王德生。”“走,先看蘑菇!”老王沒有多少話,抬腿就進了大棚。
(一)
彎腰走進大棚,里面溫和濕潤,一排排的蘑菇包整齊排列,有的已經長出了小蘑菇,黑黑的、滑滑的、肉肉的,非??蓯?。幾個工人正在安裝霧噴,王德生跑里跑外,一會兒拿鉗子,一會兒拿卡子,忙得不亦樂乎。他笑著說:“我只能給他們當小工。”
用了一上午的時間,一個大棚里的霧噴總算安裝完成,工作人員忙將閥門打開,只見占地一畝的大棚內頓時水霧蒙蒙,5萬多個蘑菇包都籠罩在水霧里??粗粗醯律托α?,說:“一個蘑菇棚從建設到完成,一共需要十萬元左右,從這個季節(jié)開始一直到明年五一期間,這些蘑菇包將不停地長出蘑菇。一個棚,一年能給我們帶來5萬元左右的純利潤。”
“蘑菇生長,關鍵是濕度,原來用的水管子不僅費勁,而且噴不勻實,安裝霧噴后,每天噴兩三回,一回半個小時,就能保證蘑菇正常生長。”王德生望著不斷噴出水霧的噴頭說。
安裝完霧噴的工人正抱著剩余的水管和噴頭往下一個大棚走去,見到記者正在與王德生聊天,便笑著說:“我是南嵬石的,來打工,更是來‘偷藝’,等學會了我也回家撐起大棚養(yǎng)蘑菇。”說這話的是南嵬石村的婦女主任。“哈哈哈……”蘑菇大棚里一片笑聲。
一個大棚,8個月能賺5萬元,這確實很讓人眼饞,但王德生說:“一個大棚不行,這東西關鍵還是要形成規(guī)模。看,我身后這14個大棚,多虧了村里幫忙協(xié)調土地,要沒有規(guī)模,零買零賣,那說什么也富不了人。”
王德生邊說邊換上工作服,“走,咱去看看其他村民養(yǎng)的蘑菇。”
(二)
“哇!這么多大棚!都養(yǎng)蘑菇?”記者緊跟老王。“形成規(guī)模才能產生效益。”王德生說,“一呼百應,我們便成立了萊蕪市萊城區(qū)嵬石食用菌種植專業(yè)合作社,十幾戶村民都加入了合作社,一家一個大棚。”
剛走到社員陳傳利家的大棚附近,主人便笑著迎上前來:“老王,快來看看我們家的蘑菇長得怎么樣?”“這個可不行,你家的蘑菇出得太多了,這東西就跟人一樣,使過了勁以后就不長了,趕緊放下手里的活摘蘑菇,要不然一發(fā)了熱,這一大棚蘑菇就報廢了。”陳傳利聽完后不禁一愣,蘑菇長多了還不行?原來,蘑菇棚內的溫度不能超過17℃,每個蘑菇包上只能長兩朵蘑菇,多了就會“累”著蘑菇包。
王德生從上世紀80年代就開始養(yǎng)蘑菇,因為當時沒有形成規(guī)模,被迫中途停止,干起了其他生意。雖然不養(yǎng)蘑菇了,但一身養(yǎng)蘑菇的本事卻沒有擱下。村支書陳俊明在得知其他村要聘用他養(yǎng)蘑菇時,苦口婆心地把他勸回村?;卮搴?,王德生便帶領10余家村民開始養(yǎng)蘑菇,技術方面的擔子也壓在王德生肩上。“既然把老少爺們都發(fā)動起來了,我就得為他們負責。”王德生說,“他們都是第一次養(yǎng)蘑菇,我一遍遍地跟他們說不能這樣、不能那樣,但他們就是不聽,我很著急。”王德生嘆了口氣,接著向第二家的大棚走去,就這樣一家一家地轉,一家一家地看,一下午的時間,王德生轉了三遍。
回到自己的大棚,天快黑了,幾個工人正忙著將草苫子放下來,王德生就招呼他們干完活快回家。晚飯后,溫度降了下來,10點左右,王德生披著大衣,走到大棚前,看看草苫子沒有問題,又走到大棚內,感覺了一下棚內的溫度,這才放心地休息。
第二天清晨,天蒙蒙亮記者就來到大棚,王德生不在。干什么去了?一名工人說:“王總去城里買東西了。”記者又圍著各家的蘑菇棚轉了一圈,村民王德祥正在棚內采蘑菇,他說:“等會,收蘑菇的就來了,從現(xiàn)在開始一下午就能采完了,今天估計得賣800多斤。”
(三)
從棚內出來,記者看到,一輛貨車,已經開進了院子。“請問這里是王老板的蘑菇嗎?”從車上跳下兩人,都風風火火地要找王德生,在得知這是來自楊莊鎮(zhèn)的客商時,工人小高過來說:“老板去口鎮(zhèn)買水管了,你們稍等會。”
一看到來了收蘑菇的,王德祥也湊了過來,他說:“今年的蔬菜價格不好,辣疙瘩一毛錢一斤,白菜兩毛錢一斤,蘑菇的價格卻在一塊五到兩塊之間,而且還供不應求,每天都有客商打電話來詢問有沒有蘑菇要賣,一天就能賺一千元,現(xiàn)在已經感覺到棚少了,如果有機會,我還得再上個棚。”
10點多,王德生拎著一包噴頭回來了,在了解了客商的來意后,王德生告訴客商:“現(xiàn)在我們的產量還不高,每天最多出一萬斤,已經有客商全部包了,等過幾天,蘑菇進入盛產期你們再過來吧。”
王德生告訴記者,淄博的客商已經與我們聯(lián)系好了,萬一咱把一家推了,這家價格上不去,那吃虧的還是自己。
轉眼到了午飯時間,王德生燉了白菜,準備吃飯時,兩輛車開進了院子。“拉蘑菇的來了。”
王德生走上前去說:“小呂,過來先吃飯。”那小呂司機師傅倒也不客氣,跟著王德生來到桌子旁,見到陳俊明也在吃飯,便笑著說:“書記,院子里的這條路得修修了,你看他們推著蘑菇過來,容易掉地下,這影響蘑菇的質量啊。”陳俊明笑呵呵地說:“放心吧,過兩天我就找人來把路墊墊。”
我們吃飯的時候,社員們便迫不及待地采蘑菇了,一名社員一趟推來20筐蘑菇,她樂呵呵地說:“今天我們家的蘑菇稠,得賣1000多斤。”
每個大棚都采蘑菇,說笑聲不斷地從大棚里飄出來。一名社員說:“蘑菇長得這么好,多虧了德生指導,我們也確實嘗到了甜頭。”整個下午,一小車一小車的蘑菇推到了車上,到晚上7點,蘑菇總算運完了。
算完賬后的王德生,把貨單一一送到社員手里,他說:“今天收獲都不小,我賺不賺錢沒關系,他們都是第一次養(yǎng)蘑菇,不能打消了他們的積極性,不能辜負了社員對咱的信任,決不能讓社員跟著咱干賠了。”“看到蘑菇真賺錢,老百姓的積極性都調動起來了。”王德生說,“明年,至少還要建20多個大棚!越多越好賣,明年會更好!”
一位身穿西服、滿臉堆笑的中年男子,見我們來了,急忙向前握手。“這就是嵬石食用菌種植專業(yè)合作社會長王德生。”“走,先看蘑菇!”老王沒有多少話,抬腿就進了大棚。
(一)
彎腰走進大棚,里面溫和濕潤,一排排的蘑菇包整齊排列,有的已經長出了小蘑菇,黑黑的、滑滑的、肉肉的,非??蓯?。幾個工人正在安裝霧噴,王德生跑里跑外,一會兒拿鉗子,一會兒拿卡子,忙得不亦樂乎。他笑著說:“我只能給他們當小工。”
用了一上午的時間,一個大棚里的霧噴總算安裝完成,工作人員忙將閥門打開,只見占地一畝的大棚內頓時水霧蒙蒙,5萬多個蘑菇包都籠罩在水霧里??粗粗醯律托α?,說:“一個蘑菇棚從建設到完成,一共需要十萬元左右,從這個季節(jié)開始一直到明年五一期間,這些蘑菇包將不停地長出蘑菇。一個棚,一年能給我們帶來5萬元左右的純利潤。”
“蘑菇生長,關鍵是濕度,原來用的水管子不僅費勁,而且噴不勻實,安裝霧噴后,每天噴兩三回,一回半個小時,就能保證蘑菇正常生長。”王德生望著不斷噴出水霧的噴頭說。
安裝完霧噴的工人正抱著剩余的水管和噴頭往下一個大棚走去,見到記者正在與王德生聊天,便笑著說:“我是南嵬石的,來打工,更是來‘偷藝’,等學會了我也回家撐起大棚養(yǎng)蘑菇。”說這話的是南嵬石村的婦女主任。“哈哈哈……”蘑菇大棚里一片笑聲。
一個大棚,8個月能賺5萬元,這確實很讓人眼饞,但王德生說:“一個大棚不行,這東西關鍵還是要形成規(guī)模。看,我身后這14個大棚,多虧了村里幫忙協(xié)調土地,要沒有規(guī)模,零買零賣,那說什么也富不了人。”
王德生邊說邊換上工作服,“走,咱去看看其他村民養(yǎng)的蘑菇。”
(二)
“哇!這么多大棚!都養(yǎng)蘑菇?”記者緊跟老王。“形成規(guī)模才能產生效益。”王德生說,“一呼百應,我們便成立了萊蕪市萊城區(qū)嵬石食用菌種植專業(yè)合作社,十幾戶村民都加入了合作社,一家一個大棚。”
剛走到社員陳傳利家的大棚附近,主人便笑著迎上前來:“老王,快來看看我們家的蘑菇長得怎么樣?”“這個可不行,你家的蘑菇出得太多了,這東西就跟人一樣,使過了勁以后就不長了,趕緊放下手里的活摘蘑菇,要不然一發(fā)了熱,這一大棚蘑菇就報廢了。”陳傳利聽完后不禁一愣,蘑菇長多了還不行?原來,蘑菇棚內的溫度不能超過17℃,每個蘑菇包上只能長兩朵蘑菇,多了就會“累”著蘑菇包。
王德生從上世紀80年代就開始養(yǎng)蘑菇,因為當時沒有形成規(guī)模,被迫中途停止,干起了其他生意。雖然不養(yǎng)蘑菇了,但一身養(yǎng)蘑菇的本事卻沒有擱下。村支書陳俊明在得知其他村要聘用他養(yǎng)蘑菇時,苦口婆心地把他勸回村?;卮搴?,王德生便帶領10余家村民開始養(yǎng)蘑菇,技術方面的擔子也壓在王德生肩上。“既然把老少爺們都發(fā)動起來了,我就得為他們負責。”王德生說,“他們都是第一次養(yǎng)蘑菇,我一遍遍地跟他們說不能這樣、不能那樣,但他們就是不聽,我很著急。”王德生嘆了口氣,接著向第二家的大棚走去,就這樣一家一家地轉,一家一家地看,一下午的時間,王德生轉了三遍。
回到自己的大棚,天快黑了,幾個工人正忙著將草苫子放下來,王德生就招呼他們干完活快回家。晚飯后,溫度降了下來,10點左右,王德生披著大衣,走到大棚前,看看草苫子沒有問題,又走到大棚內,感覺了一下棚內的溫度,這才放心地休息。
第二天清晨,天蒙蒙亮記者就來到大棚,王德生不在。干什么去了?一名工人說:“王總去城里買東西了。”記者又圍著各家的蘑菇棚轉了一圈,村民王德祥正在棚內采蘑菇,他說:“等會,收蘑菇的就來了,從現(xiàn)在開始一下午就能采完了,今天估計得賣800多斤。”
(三)
從棚內出來,記者看到,一輛貨車,已經開進了院子。“請問這里是王老板的蘑菇嗎?”從車上跳下兩人,都風風火火地要找王德生,在得知這是來自楊莊鎮(zhèn)的客商時,工人小高過來說:“老板去口鎮(zhèn)買水管了,你們稍等會。”
一看到來了收蘑菇的,王德祥也湊了過來,他說:“今年的蔬菜價格不好,辣疙瘩一毛錢一斤,白菜兩毛錢一斤,蘑菇的價格卻在一塊五到兩塊之間,而且還供不應求,每天都有客商打電話來詢問有沒有蘑菇要賣,一天就能賺一千元,現(xiàn)在已經感覺到棚少了,如果有機會,我還得再上個棚。”
10點多,王德生拎著一包噴頭回來了,在了解了客商的來意后,王德生告訴客商:“現(xiàn)在我們的產量還不高,每天最多出一萬斤,已經有客商全部包了,等過幾天,蘑菇進入盛產期你們再過來吧。”
王德生告訴記者,淄博的客商已經與我們聯(lián)系好了,萬一咱把一家推了,這家價格上不去,那吃虧的還是自己。
轉眼到了午飯時間,王德生燉了白菜,準備吃飯時,兩輛車開進了院子。“拉蘑菇的來了。”
王德生走上前去說:“小呂,過來先吃飯。”那小呂司機師傅倒也不客氣,跟著王德生來到桌子旁,見到陳俊明也在吃飯,便笑著說:“書記,院子里的這條路得修修了,你看他們推著蘑菇過來,容易掉地下,這影響蘑菇的質量啊。”陳俊明笑呵呵地說:“放心吧,過兩天我就找人來把路墊墊。”
我們吃飯的時候,社員們便迫不及待地采蘑菇了,一名社員一趟推來20筐蘑菇,她樂呵呵地說:“今天我們家的蘑菇稠,得賣1000多斤。”
每個大棚都采蘑菇,說笑聲不斷地從大棚里飄出來。一名社員說:“蘑菇長得這么好,多虧了德生指導,我們也確實嘗到了甜頭。”整個下午,一小車一小車的蘑菇推到了車上,到晚上7點,蘑菇總算運完了。
算完賬后的王德生,把貨單一一送到社員手里,他說:“今天收獲都不小,我賺不賺錢沒關系,他們都是第一次養(yǎng)蘑菇,不能打消了他們的積極性,不能辜負了社員對咱的信任,決不能讓社員跟著咱干賠了。”“看到蘑菇真賺錢,老百姓的積極性都調動起來了。”王德生說,“明年,至少還要建20多個大棚!越多越好賣,明年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