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藥用成分
據(jù)相關權威機構測定,其營養(yǎng)豐富,含有大量人體所需的微量元素,鉀、磷、鋅、鐵、鈉、鈣、鎂、鐵、鋅和銅的含量遠超香菇、平菇,且含有多種維生素、氨基酸(23種)和礦物質(zhì),每100g羊肚菌約含粗蛋白質(zhì)30g、粗脂肪5g。
2 功效
據(jù)《本草綱目》記載,羊肚菌性平、味甘寒、無毒,具有補腎壯陽、補腦提神、益腸胃、助消化、化痰理氣等功效?,F(xiàn)代醫(yī)學證明,羊肚菌具有多種功能,尤其在提高人體免疫力、恢復體質(zhì)、治療慢性疾病等方面有特殊功效。因此,現(xiàn)代人們將其當作滋補佳品和饋贈禮品,傳其為包治百病的“神藥”。
3 生物學環(huán)境
3.1溫度、濕度
羊肚菌耐低溫、喜高濕,極端溫度低于-100 ℃還能存活,溫度高于30 ℃停止生長,高于35 ℃時菌絲體死亡,菌絲體最適的生長環(huán)境溫度為22 ℃左右,子實體的發(fā)生生長要有一定的溫差變化,一般在10 ℃左右,空氣濕度70%~80%,土壤墑情達到黑墑指標,土壤有機質(zhì)10以上(羊肚菌屬于土壤腐生菌),羊肚菌絲體適合在改良馬丁培養(yǎng)基上培養(yǎng)。因菌絲體的生長期較長,一般需150 d左右,故甘南州日光溫室羊肚菌在10月15日至11月15日栽培,來年4—5月采收。
3.2其他環(huán)境條件
羊肚菌菌絲體的生長對光的需求不強,在形成子實體期間需要光照和溫度的刺激,但強光直射,可殺死子實體。一般羊肚菌適合在弱酸性的土壤中生長,腐殖土是最理想的栽培土壤。生長期間。土壤的通透性和環(huán)境中氧氣的足夠含量,都有利于羊肚菌的生長;土壤通透性不好,栽培環(huán)境換氣條件不好,氧氣含量不足,都不利于羊肚菌的生長發(fā)育。
4 日光溫室壟面露地栽培
1瓶菌種約播種1m2(每667m2地約500瓶,菌種由甘南青藏源生物科技發(fā)展有限責任公司提供),邊播撒邊將溝兩側的土壤輕薄的覆蓋在廂面的菌種上(菌種不能外露地面);播種時需進行水分管理,要噴透水一次并要確保棚內(nèi)每天通風2~3 h;播種后廂面不能直接噴水,地膜下的溫度需控制在12~15℃,確保菌絲持續(xù)健康生長;根據(jù)播種后菌絲生長情況要觸合接種一次,有利于羊肚菌最佳生長發(fā)育;一般營養(yǎng)袋擺放時間為播種后的7~20 d內(nèi),在菌絲基本布滿廂面時擺放在廂面上。加放營養(yǎng)袋20d左右,觀察營養(yǎng)袋下面是否長有黃色菌核;待地面的菌絲和分生孢子全部消失之后,平均氣溫達8℃以上,即可形成羊肚菌原積并長出羊肚菌子實體;羊肚菌出菇后,為避免強烈光線照射,需在棚內(nèi)高2 m處加蓋3針遮陰網(wǎng)。
5 栽后管理
在早春使羊肚菌保持適宜的溫濕度是栽培成功的關鍵。羊肚菌生長到5~7 cm時即可采收,采摘時用竹制刀具、不銹鋼刀具從菌柄基部與土壤交接處整齊切斷,小心放置在采菇筐內(nèi)。切勿不能用手直接從地上將成熟的羊肚菌拔起,以免損傷周邊幼小的原基和未成熟的子實體。將采摘完的羊肚菌放在陰涼通風的地方保存。
6 病蟲害防治
蛞蝓形似沒有殼的蝸牛,夜間出沒。喜歡吃羊肚菌,發(fā)現(xiàn)后應用青藏源公司配發(fā)或指導使用的滅蟲藥及時噴灑除蟲。
7 采收加工儲存
7.1采收
羊肚菌子實體出菇后,顏色由黑色變成淺灰色至深褐色,菌帽表面蜂窩狀深褐色充分延展。達到5~7cm時即可采收,按照質(zhì)量、規(guī)格分等級進行銷售或置于陰涼通風處儲藏。
7.2加工
采收后也可及時晾曬或烘干,切勿潮濕、擠壓,保持菌形飽滿,置于通風陰涼處儲存。
爛菇的原因為菌種不同品種耐高溫的差異性、高溫補水、光線較強、土地營養(yǎng)不夠或土地自身帶菌等導致,需通過種植管理措施減少爛菇。在種植期間發(fā)現(xiàn)綠霉與高溫高濕有關,應立即鏟除綠霉感染地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