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拉大日夜溫差。白氣象溫高,蓋層薄膜,可使菇畦內(nèi)溫度比膜外高出2—3℃,夜晚10時后打開薄膜,使溫度迅速下降。
2、節(jié)制菇場濕度。轉(zhuǎn)色后,初期維持菇畦相對濕度在85%左右,隨著大批菇蕾分化出菇蓋、菇柄后,下降空間相對濕度至80%左右。
3、適宜發(fā)明干濕差。秋菇前期,菇筒內(nèi)部含水量較充分,完全能滿足第一批菇子實體生長的需要,不用浸水催菇。第一批菇采后,停滯噴水,掀膜通風,讓菌筒外表單調(diào)1—3天,再蓋上薄膜提高畦溫,增進菌絲生長。2—3天后,采后留下的菇穴會發(fā)白長出菌絲。這時再噴水增濕,掀膜通風,促使下一批菇生長。
4、保證通風,減少畸形菇。氣溫在23℃以上,每天早、中、晚各通風1次;氣溫在18—23℃,早、晚各通風1次;氣溫在17℃以下,每天通風1次即可。
5、預防雜菌感染,延長菌筒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