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絲培養(yǎng)
栽培包接種后馬上貼上標簽,標明接種日期及品種名稱等信息。接種后的栽培袋最好少搬動,防止袋內(nèi)袋外發(fā)生空氣交換,而導致污染。廣東立秋后氣溫仍然較高,很容易引起燒菌現(xiàn)象,菌包擺放有序,菌包之間留有1厘米左右空隙,以便呼吸和散熱。培養(yǎng)室內(nèi)盡量保持黑暗,干燥,空氣相對濕度不要超過80%,溫度保持在25℃為宜,當溫度超過30℃時要通風換氣降溫。發(fā)菌期間要定期檢查,做好雜菌污染菌袋的檢查工作,發(fā)現(xiàn)雜菌污染要及時搬出處理,防上擴散蔓延。發(fā)菌期間還要注意預防老鼠危害等。菌絲長滿袋通常需要50~60天。
出菇管理
在正常情況下,茶樹菇接種后60~70天即可出菇。出菇前要進行催蕾管理,催蕾時菌袋可直立排放,也可墻式堆疊排放。采取降溫措施降低菇房溫度,16℃~20℃,保持5天左右,空氣相對濕度保持在85%~95%,刺激原基形成。原基形成后將棉花塞拔掉,并拉直袋口排袋催蕾,讓菌絲由營養(yǎng)生長轉入生殖生長。料面顏色也隨之轉化,初時有黃水,繼而變褐色,出現(xiàn)小菇蕾。
這期間,要加大空氣相對濕度并保持在90%~95%,早晚過道應噴水保濕。光線強度控制在500~1000勒克斯,菇房溫度盡量控制在20℃~25℃,溫度超過30℃時要通過棚頂噴水、水簾等方式降溫。這樣開袋后10~15天子實體大量發(fā)生。出菇后,必須適當降低空間濕度和減少通風,此時栽培空間相對濕度降到85%~95%,并減少通風次數(shù)和時間,每天通風2~3次,每次通風30分鐘,以防氧氣過多易導致早開傘,菌柄短、肉薄。
采收與加工
當茶樹菇子實體菌蓋開始平展,菌環(huán)未脫落時就要采收。因茶樹菇菌柄較脆,容易折斷,采收時應抓基部撥下,同時防止傷及幼菇。采收后菌袋料面需清理干凈,袋口捏攏,讓菌絲休養(yǎng)恢復3~5天,然后拉開袋口,可淋一次重水,并重復上述管理,7~10天后又可長一潮菇,共可采收4~6潮菇。
若菌袋營養(yǎng)和水分消耗過多,明顯變輕,可進行適當補水,采取注水的方法向菌袋補水, 1~2天 后把多余水分倒出,加強通風,可繼續(xù)出菇。通??刹?5~18潮菇,整個生長周期長達10個月。一般每袋可出鮮菇0.35 千克以上,生物學效率可達100%以上。采收后的子實體剪去根部并清除附著的雜質(zhì)便可上市鮮銷;也可干制,一般采用烘烤法,烘干后的茶樹菇菌香濃郁,可分級包裝,遠銷。
病蟲害防治
茶樹菇在菌袋制作和栽培管理過程,常常會遭受到雜菌的污染和病蟲的侵入,因此,在栽培過程中,必須加強病蟲害的防治。
1.搞好環(huán)境衛(wèi)生,清除病蟲源
搞好菇房內(nèi)外的環(huán)境衛(wèi)生,及時清理垃圾,特別是爛菇、菇根和廢棄的培養(yǎng)料等,防止雜菌滋長或成蟲前來產(chǎn)卵,消除病蟲源,減少病蟲害。
2.燈光誘殺
菇蚊、菇蠅的成蟲具有趨光性,可用黑光燈或高壓靜電滅蟲燈誘殺。
3.藥劑防治
選擇廣譜、低毒、低殘留的農(nóng)藥進行噴霧滅殺,菌袋開口出菇前也可采用銳勁特、克螨特等,噴霧空間和菌袋四周,有效地殺滅害蟲,幼蟲為害嚴重的3天后再噴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