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稻收獲后對閑置的冬水田排干來種植蘑菇,其栽培設施簡單、成本低、病蟲害少;可充分利用稻草、麥草、玉米稈和冬季光熱資源;種植蘑菇后的菌渣,就地處理,又成為稻田的有機農(nóng)家肥,既減少了農(nóng)村的面源污染,促進了循環(huán)經(jīng)濟的發(fā)展。
菌種選擇
目前栽培上主要使用的是蘑菇2796品種。其菌絲體:5℃~32℃,最宜16℃~25℃,33℃為致死溫度。子實體:4℃~32℃,最宜10℃~18℃,25℃為致死溫度,低于8℃生長緩慢,但質量好。蘑菇菌絲體在PH6~8都可生產(chǎn),最適宜在PH6.8~7.2,予實體形成最佳PH6.7~6.9。
培養(yǎng)料:60%~65%只需要堆好料即能滿足需要,噴水時不論何時都不應將水流于表面;泥土:20%~23%(即以捏得扁,不沾手為宜)以出菇期偏濕,反之偏干為好。空氣相對濕度,非出菇期任其自然,出菇期就控制在85%~95%。蘑菇適宜無光或弱散射光,切忌強光和直射陽光。無論是引種還是自己留種,一定要選擇正宗、健壯、適齡、無雜菌感染的菌種。
培養(yǎng)料的配方(以一畝計算)
稻、麥草(麥草及玉米稈占2成為好)為主要原料,牛糞、家畜糞(曬、整細)1000~1500斤,油枯400~600斤,復合肥400斤,尿素50斤,磷肥200斤,鉀肥50斤,石膏400斤,石灰400斤及少量微量元素。
堆料與發(fā)酵
時間安排:八月下旬到十月上旬為宜。前期堆料,以麥草為主,后期多以稻草為主,稻、麥草混合用效果更好。
建堆發(fā)酵:目的是合糞草料充分發(fā)酵后,能達到蘑菇菌絲正常生長的營養(yǎng)要求。
堆形及規(guī)格:按每分面積用料計算,應建堆寬7尺,高5尺、長6尺為用料夠數(shù),長度可隨面積用料增加按比例加長、但寬、高不變。
建堆方法:根據(jù)面積用料確定椎長后(最好用灰畫框),開始鋪第一層草料,厚5~6寸,潑適量糞水,撒一層石灰、發(fā)酵粉,按此方法以此類推,足層增加糞水用量,下層少潑,一般為8~10層,堆起后堆面成瓦背形,第二天早上觀察堆面冒水蒸氣霧為水份正常。
翻堆:目的是促使培養(yǎng)料上、下、內(nèi)外發(fā)酵均勻一致。1、翻堆間隔時間一般為麥草4、5、4、3天,谷草為4、4、3、2天。2、方法:從料的側面將面上的生糞草料勾在一邊,把里邊的熟料用來鋪底和壘邊,然后再把生料填在中間,根據(jù)料干濕補充水分,分層加完應施的油枯、牛踏肥、尿素、復合肥、過鈣;只有石灰、發(fā)酵粉需在建堆、翻一次,二次分三批用完。3、翻堆要求:翻第一次堆長可適當縮短,高度不變,翻第二次高度降低,堆長增加;第三次翻堆可根據(jù)料的腐熟程度加大或縮小堆形。4、標準的培養(yǎng)料、腐熟度應達到90%,料呈棕褐色或咖啡色,并有較濃的草香甜味,水份以手捏見濕不見水(60%)為宜,PH值7.5~8.0為宜。
選地搭棚
排干稻田水,整地作廂:2溝3廂式,中廂1.5米,邊廂1米,廂溝寬0.3米,深0.3米,長度10~15米;3溝2廂式,廂寬1.5米,溝寬0.3米。作廂時,將溝中的泥土挖出,壘在廂邊上,形成土埂,用以擋住培養(yǎng)料。在廂面上搭建人字棚,人字棚中部用竹或木棒支撐成棚的中部立柱,高2.4米。立柱之間用大竹竿連接成頂梁。用地膜覆蓋頂梁,拉直兩邊成自然的三角形。再用稀薄的稻麥草夾成大毛扇靠放在頂梁上,起到遮光的效果。也可用黑色的塑料膜,經(jīng)過頂梁后,兩邊拉伸形成人字三角棚,而不使用毛扇遮光。人字棚的兩頭,用草簾遮光。棚外應做好四周的排水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