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稱:擬步行蟲
英文名稱:
中文別名:黑殼子蟲,幼蟲俗稱魚心蟲
拉丁學名:Penebrionidae
分布區(qū)域:
形態(tài)特征:成蟲黑色,有光澤,體橢圓形,長0.8~1.2厘米,寬4.5—6.0毫米。角11節(jié),眼內凹,腎形。前胸背過于長,密布粗大刻點,前緣稍內凹;后緣略凸出。腹板前緣密生短棕褐色毛一排。小盾片近似等腰三角形。鞘翅長卵圓形,每個鞘翅面由粗刻點形成9列縱溝。3對足幾乎等長,腿節(jié)均有小刻點,脛節(jié)和附節(jié)密生褐色毛,脛節(jié)端部有2個棕黑色距,爪一對。腹部5節(jié),第一、二節(jié)中部有棕褐色微毛,5節(jié)末端密生一排棕褐色毛幼蟲長14~16毫米,體寬1.8~2.0毫米,體壁堅硬,體背面呈棕褐色,腹部淺褐色,頭部棕褐色,上顎黑褐色,觸角下方至上唇著生一排呈“U”形的白毛,腹部可見9節(jié),1—8節(jié)兩側各生氣門一對。每節(jié)背板末端節(jié)間膜處由微小縱紋形成一條橫帶,腹面每節(jié)末端有閃光的縱紋。
為害作物:食用菌
為害癥狀:成蟲爬行快,不善飛,受驚后有假死現(xiàn)象,怕光喜濕,常夜間活動頻繁,取食菌肉,被害的香菇和木耳呈缺刻狀或蠶食狀。幼蟲常為害幼耳、幼菇,造成幼耳流耳死亡。
分類屬性:
發(fā)病特點:
流行動態(tài):
防治方法:采耳、采菇時隨時人工捕殺成蟲和幼蟲,每年3~4月份在耳、(菇)場噴灑一次殺蟲劑以減少蟲源,5~6月份新老成蟲重疊高峰期用1 000~2000倍液的2.5%溴氰菊酯、40%氧化樂果、80%敵敵畏或500~1000倍液的晶體敵百蟲噴灑,每隔10天噴灑一次,防治效果良好。
主要天敵:
常用藥劑: 敵敵畏 敵百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