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廣義講,是指人類在認識、探索、開發(fā)、利用、馴化、栽培菇菌的社會實踐中,所積累的物質(zhì)財富和精神財富;特指由此而產(chǎn)生的心態(tài)觀念。作為一種具有相對穩(wěn)定內(nèi)涵的文化現(xiàn)象,它的形成有賴于一定的歷史文化環(huán)境和條件;反之,又可豐富、充實人類文化的內(nèi)涵。菇菌文化作為一種亞文化結(jié)構(gòu),就必然會廣泛地蘊涵于與之相關(guān)的各個領(lǐng)域,與社會、政治、經(jīng)濟、宗教、民俗、倫理、飲食、醫(yī)藥、養(yǎng)生、食治、園藝、文學(xué)、藝術(shù)等學(xué)科發(fā)生密切的聯(lián)系,從而極大地豐富了菇菌文化的內(nèi)涵。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滋潤下,中國的菇菌文化有其鮮明的民族性、并對東方國家的菇菌文化產(chǎn)生重要影響;與西方國家相比,中國的菇菌文化顯得更加豐采多姿。、(陳士瑜)1-60 菇菌字源學(xué)(etymology of mush-rooms)有關(guān)菇菌文字的探源、詳類、詮釋、考訂及其歷史演變等廣泛文化內(nèi)容。在公元前3世紀,中國學(xué)者已將菇菌類作為一個獨立的生物類群而給予特定的名稱,據(jù)小林義雄(1983)統(tǒng)計,此類文字見諸于中國古籍的有25字(圖1),其說欠詳。新的研究表明,在中國古農(nóng)書、本草、訓(xùn)沽、音韻、類書、方志和稗史等著作中,有關(guān)菇菌類的文字約有50多字。早期出現(xiàn)的文字,如“芝”、“菌”、“蕈”等 ,以象形、指事為主。以后出現(xiàn)許多形聲字或通假字,記述菇菌類的文字逐漸增多。隨著文字意蘊的變化,涵蓋范圍也有所轉(zhuǎn)移,一部分失去生命力的文字被逐漸淘汰。因此,在中國古代著作中用于記述菇菌類的文字、也就經(jīng)歷了一個“簡一繁一簡”的演變過程反映了這種演變可能存在的關(guān)系。
古代常用“芝”一詞來泛指所有的菌類,涵蓋的范圍和英文中的“Fungi”頗有相似之處。“芝”之名,首見于《禮記·內(nèi)則》(公元前3世紀),《周禮·考工記》(前240)作“之而”,《后漢書·馬融傳》(445)作“芝H”,其意相同。“芝”見《說文》,其釋文說:芝、原本作之,象草生地上之形,從草。故其本意為泛指土生型菌類。與之并稱的“”(音er而 ),據(jù)東漢鄭玄等解釋、所指為木生型菌類?!墩f文》中另有“X”(音ruan軟)字,意即“軟濕可食”者,專指木耳之類的膠質(zhì)菌?;蚍Q“葡韓’(音yh Zy俞此),疑為古代方言。俞與“俞”(yu俞)通,“俞”則是 的異體字,都是木耳之類的名稱。“”(音er而,或ruan軟),始見唐《新修本草》(659)太原意為木耳之類;但在《唐韻》中說:“濡,同”,則又可泛指所有木生型菌類。此外,還有“H”、“橙’、“濡”,是“ ”或“濡”的通假字。在現(xiàn)代漢語 中,橐遜掀不用;芝的含義與古義則大相庭徑,主要 指多孔菌類的木腐菌。
菌(音 jun,軍;亦讀如 jun),始見于《爾雅·釋草》(前200):“中 ,菌。小者菌。”晉、郭噗《爾雅注》說:“中 菌,地蕈也。似蓋,今江東名為土菌,亦曰 廚,可啖之。”說明“菌”的本意是指生長在地面的、可以食用的傘菌之類。在許慎《說文》中,其釋文為:“地蕈也,從 ,菌聲。”中國的早期文字,大多為圖象和符號所構(gòu)成,其含義都有所依據(jù)。” (音qun)是一個象形字,《說文》釋為" 之圓者”,就是一種圓頂?shù)募Z倉,其形狀頗似菌類的菌蓋。在明·李時珍《本草綱目》中列舉了另外一個例子,“菌 也,亦象形也。 乃貝子之名。” (音jion窘,亦讀jun,菌)。是一種外形接近圓形的貝類,故從蟲, 聲,與菌字構(gòu)造,同出一理。菌字還有另一層含義,在古代文字中,凡物類相聚,稱“ 集”;摭取零碎雜散之物集于一處,稱“擅摭”;群居稱“君”能與群相通假,“軍”原本是軍旅的編制,又引伸為眾。以上、 、、君、軍和與 相通假的裙等字,在《唐韻》、《廣韻》、《集韻》等古代韻書中,與菌的讀音都相近,因此,菌又有群集之意。按,《說文》古菌字原本作“尖”(音liu,六;或讀Cu,促),釋文說:“菌, ,地蕈,叢生田中。從關(guān),六聲。” 的古籀字,更生動地描繪出菌類在田野上叢生的景象。關(guān)在漢代以后廢止不用,被形、音、義更加完備的菌字所取代。菌的原意是土生型傘菌,后來泛指所有菌類,因此,在《本草綱目》中又有“木菌”之說。首和英文的“mushroom”字有相似之處。在《爾雅·釋草》中,又有 灌, 芝”之名,有人將“ ”當作菌的壞字,此說不確。按, 又見于(唐韻》(751)。音qiu囚;《類編》(1067),音you由,與菌字形、音均有 區(qū)別,其涵義則相同。《爾雅注疏》說, 灌為叢生菌類, 茵即 灌,與《說文》釋意正相同。
“蕈”的古文件“ ”,出《說文》,意即“桑耳”,從草、 覃聲。蕈本木生菌類。這種概念在晉代已發(fā)生變化, 郭噗《爾雅注》即有“地蕈”之說。蕈的古音(吳音)讀 xun蕈,與菌同韻,實為菌之音轉(zhuǎn),是由方言而產(chǎn)生的 名稱,故《本草拾遺》(783?)說:“地生者日菌,木生者日 x濡江東人呼為蕈”,亦足資旁證。今江南仍呼菌為蕈, 泛指所有的傘菌。
古代又稱木生菌為“ ”(《齊民要術(shù)》)、“蕁”(《本 心齋蔬食譜》 均讀qian 前,與蕈尊古音相近,疑為古代 方言,因“蕈”字流傳而被淘汰。又作“棋”《博物志》 或“甚”(《椒園雜記》),音shen甚,明人早已指出,為 蕈字“土音之訛”。又說:菌之質(zhì)硬者稱“臣”、“黃”,質(zhì) 軟者則稱“雞”、“蛾”,或作“茨”、“鵝”(《本草綱目》)。 后者又可用于土生型菌類,今徐州一帶仍有稱野生菌 為“莪”的。李時珍說:“南楚人謂雞為縱(音zong
宗)”,可見斯亦如雞,為質(zhì)軟可食的傘菌?;蚍Q之為 “宗”、“ ”、宗”(音zong 粽),今云南特指雞從?!妒?療本草》(701—704)所說的“蓐”,代表了另一種生態(tài)類 群,為竹林下生長的珊瑚菌地Club fungi)之類。
“菰”(音gu姑)的原意是指茭白,“菇”的原意是指王瓜,古代菰與菇通《玉篇》),大約在6世紀,已開始用“菰菌”來泛指所有菌類,此后,菰(菇)字亦常作為菌類名稱構(gòu)詞的詞綴,出現(xiàn)于元、明以后著作中,如“蘑菰”、“蘑菰”(《飲膳正要》、“香菰”(《醒目錄》、“麻菇”《食憲鴻秘》)、“灰菰”、“牛屎菰”(即馬勃,見《本草綱目》)以及“硬菰”等,可見古代被稱為菰的,涵蓋范圍比現(xiàn)在要大,除肉質(zhì)傘菌之外,也包括多孔菌。腹菌類的一些種。
在現(xiàn)代漢語中,北方人稱菌為“蘑菇”(音mogu),可能有很長歷史,但無文獻可征。南宋以后,這一名稱被南方人所接受,在南宋遺民周密所著《夢粱錄》(1334)中,開始將天花蕈稱為“天花蘑菇”;在元人著作中,以記音為主,被寫為“蘑菰”、“蘑菇”、“摩姑”或“蘑菇”,不夠穩(wěn)定,現(xiàn)代通用“蘑菇”一名,始見于《飲膳正要》(1330)。
“苓”(音ling靈)是地下菌核的通稱,以茯苓最為著名。原本作“零”,見《莊子·徐無鬼篇》(前 400) 或作“靈”,見《史記·龜策傳》(前93),并說以“靈”為‘菩”,為“傳寫之訛”。在《大觀本草八 11 08)中,又作“橐”(音tU6陀)。 意為盛物的口袋,用來表示菌核也是很形象的。
在中國古籍中,還常用“杜菌”來表示有毒的蘑菇,如英文的toadsto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