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是一種中藥材,在我國有著非常大的種植面積,其使用歷史也是比較悠久的。茯苓有著健脾寧心、利水滲濕等各種工作,可用于治療心神不安、驚悸失眠等。而我們在種植茯苓時,不僅要做好管理工作。還要注意做好采收加工工作,保證產(chǎn)量,那么小編下面就為大家來介紹一下茯苓的采收與加工,一起來看看吧!
1、成熟標準
我們在種植茯苓時,一定要注意觀察好茯苓的生長情況,判斷其是否成熟。在茯苓成熟之后,地面的表土一般會出現(xiàn)裂縫現(xiàn)象,而將裂縫填土之后大約半個月左右,沒有再出現(xiàn)裂縫現(xiàn)象的話,那么茯苓便已經(jīng)基本成熟了。然后我們還可以根據(jù)茯苓的外皮進行判斷,一般成熟后的茯苓外皮顏色為褐色。且粗糙無裂紋,如果外皮顏色烏黑的話,那么代表茯苓已經(jīng)過度成熟了,這個時候一定要及時采收,避免腐爛在地里。
2、采收方法
在采收茯苓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不可傷到茯苓,避免茯苓產(chǎn)生傷口,影響茯苓的品質(zhì)。采收方法以挖為主,在挖出來之后,用水清洗掉將鮮茯苓上的泥土清洗干凈。然后將洗干凈的茯苓放在通風的地方,要保持與地面有15cm左右的高度。然后在放入茯苓之前要注意鋪放好稻草,再根據(jù)茯苓的采收時間與大小進行分級放置,放好茯苓之后,也要注意在上面鋪好適量的稻草。然后大約兩天左右翻動茯苓一次,盡量保持所有茯苓都交換位置,促進均勻發(fā)汗,大約一周左右后便可開始加工。
3、加工方法
生切法
生切法在第二周開始要繼續(xù)進行發(fā)汗工作,同樣兩天左右翻動一次,在半個月左右后,茯苓表皮上長出了白色的菌絲時。再將其拿出來,清除菌絲。然后適當晾干茯苓的水分,一直到茯苓表皮晾曬出皺皮時。然后再將茯苓的表皮割下來,將其曬成茯苓皮。然后將肉質(zhì)切成大約1cm左右的小塊,每個小塊保持均勻的規(guī)格,再將其曬干。如果遇到雨天的話,那么應以烘干的方法進行。
熟切法
熟切法應在晴天進行,首先我們要將茯苓切成適宜規(guī)格的體塊,然后用蒸籠將體塊蒸熟。在蒸籠上汽之后,不可去取出,要用牙簽插入小塊中,如果拔除牙簽后,上面沒有蘸茯苓粉的話,那么達到熟切的標準了。然后再讓茯苓冷卻,將其切成大約1cm左右的小塊,然后再將其曬干。
以上就是茯苓采收與加工的簡單介紹了。茯苓的采收方法比較簡單,但是要注意力度,不可讓茯苓受傷。今天的介紹就到這里了,本文僅供參考,感謝大家的閱讀與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