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化學肥料、殺蟲劑、殺菌劑和除草劑等在食用菌生產上已經廣泛使用,如何科學使用?下面就做一下分析。
一、化學肥料在食用菌生產上的應用 化學肥料在食用菌生產上作為一種添加劑,補充個別食用菌種類、個別培養(yǎng)料配方中的某種養(yǎng)分。 添加化學肥料要選擇適宜的種類和濃度,濃度過高則對食用菌產生毒害作用,草菇培養(yǎng)料中不能添加尿素。如尿素作為一種營養(yǎng)添加劑可以添加到食用菌培養(yǎng)料中,但濃度不可過高,一般添加濃度在0.1%~0.4%之間;尿素濃度大于0.4%,尿素會分解并釋放出氨氣,氨氣抑制食用菌菌絲生長,使食用菌菌絲不吃料,嚴重的會導致食用菌菌絲萎縮死亡。 另外,添加尿素就不能添加石灰粉等堿性物質,否則會造成氮素損失,并且對食用菌菌絲產生毒害作用,嚴重時導致平菇菌絲不生長,甚至死亡。
二、殺菌劑在食用菌生產上的應用 由于在食用菌生長發(fā)育過程中,經常會發(fā)生競爭性雜菌和病害,所以殺菌劑在食用菌上應用廣泛。一般在選擇殺菌劑時首先要對癥下藥,先確定是真菌,還是細菌,然后再根據不同病癥選擇殺菌劑。其次是選擇高效、低毒、低殘留的殺菌劑,防止消費者食用后中毒,高毒、高殘留農藥絕對不能使用。再次是注意個別食用菌種類對殺菌劑的敏感性,防止食用菌中毒。 如多菌靈是食用菌上廣泛使用的一種高效、低毒、廣譜性內吸殺菌劑,在食用菌生產上常用于拌料,一般使用濃度為0.1%~0.2%,而且與等量的敵百蟲或合成洗衣粉混合使用效果更佳。但是多菌靈對猴頭菇、黑木耳、滑菇、銀耳和平菇個別品種有抑制作用,這幾種食用菌則不易使用;而且多菌靈不能與銅制劑和堿性農藥混合使用。 再如甲醛也是一種廣譜性殺菌劑,在食用菌生產上經常用于熏蒸消毒,防治細菌、真菌和線蟲。但是甲醛有一定的毒性和刺激性,并且與人體接觸可以致癌。 所以在使用甲醛時,首先噴灑人員要戴口罩,消毒后按每立方米空間噴灑25%~28%的氨水38毫升,或放置5克碳酸銨驅除殘留的甲醛氣體,防止對人體皮膚、眼睛等造成傷害;其次在食用菌發(fā)菌期和出菇期不使用甲醛熏蒸消毒,最好在發(fā)菌室空置時熏蒸消毒,防止食用菌產品殘留甲醛。
三、殺蟲劑在食用菌生產上的應用 食用菌在發(fā)菌和出菇期間因菌絲的特殊氣味而發(fā)生蟲害,所以在發(fā)生蟲害時經常使用殺蟲劑。 食用菌發(fā)生蟲害時,首先要選擇高效、低毒、殘效期短的殺蟲劑,如敵殺死、敵敵畏等,不使用國家禁止使用的六六六、滴滴涕等藥劑。 其次是個別種類的殺蟲劑在食用菌出菇期使用易發(fā)生藥害,如食用菌出菇期間使用敵敵畏,子實體呈鼓槌狀,菌傘不能正常展開,或菌蓋向上翻卷,嚴重時造成食用菌子實體死亡,如平菇出菇期噴敵敵畏造成死菇現(xiàn)象。但敵敵畏殘效期短,一般3天即可分解成無毒物質,所以大多數(shù)食用菌品種可以使用敵敵畏殺蟲,但要注意使用時期和劑量。 四、除草劑在食用菌上的應用 目前除草劑在農作物種植上應用廣泛,而在食用菌生產上應用較少,目前只有地栽黑木耳、地栽香菇等選用除草劑防治地面雜草。盡管這樣,也有食用菌在不同程度上受到除草劑的藥害。 食用菌生產場地位于室外空閑田地之間,不同的食用菌種類影響程度不同,食用菌出菇期與除草劑噴灑期重疊則受害嚴重,尤其是室外自然條件下出菇(耳、芝)的食用菌影響更大。 除草劑除草原理為抑制植物脂肪酸、氨基酸或蛋白質合成,抑制植物生長發(fā)育,導致雜草死亡。而食用菌屬于生物,一旦除草劑噴灑到食用菌培養(yǎng)料或子實體上,均可抑制食用菌菌絲生長和子實體發(fā)育,所以產生藥害。 目前所有的食用菌都可遭受除草劑的藥害,預防食用菌產生除草劑藥害的方法是:首先在食用菌栽培場所選地時,避免在農田間建造食用菌出菇棚;其次將出菇期與除草劑噴灑期錯開;第三是將藥害較輕的食用菌噴灑“植物動力”等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減輕除草劑藥害,藥害嚴重的則將子實體采下,進行下潮菇管理。